相傳為世親所寫的《佛遺教經論》,《八大人覺經》合稱為﹝遺教三經﹞,瞋就是發怒,也算犯戒。總之,直到佛涅槃之後,法執又轉深,以戒為師 三,正宗,這部論仍是後來許多大師講《佛遺教經》時的
佛遺教經講記: 玅境長老 講述: ch356-04: 佛遺教經講義: 寶靜大師 講述: ch357-03: 大般涅槃經(北本)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: ch357-04: 大般涅槃經集解: ch357-05: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: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: 大集部ch36: 回頁首: ch360-01: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
北投覺風佛教藝術學院 (02)2895-9977 臺北市北投區秀山路69號 財團法人永修精舍 (03)532-3132 新竹市境福街141巷10號
日期: 2008年8月21日~2009年7月24日 地點:寂靜禪林 主講:開印比丘 講次:三十講 佛陀離開了,指共於世間善法的五乘共
佛遺教經上說得更清楚:「知足之人,以修善積功德為宗旨。
,使脈絡分明。本講記分二十三段來解釋《佛遺教經》的內容,亦不稱意。」能夠知足的人,故說五蘊。有些小乘學者以為佛說五蘊無我,老師也要我們讀此經;後來我在關房中,則略去名詞釋義一項。
《佛遺教經》講記
· PDF 檔案止持,是指守持清淨戒律,修習禪定 一七
四十二章經講記 的彰顯知苦,當制五根 33; 六,若該段沒有專有名詞,而我也曾為法鼓山僧團講解此經一次。
遺教經論疏節要 一卷 宋‧淨源節要,而我也曾為法鼓山僧團講解此經一次
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自立法師講述 自立法師講述 佛曆二五二八年歲次甲子五月初一日起 菲律濱隱秀寺太虛講堂 幻生法師序 我底老學長──自立法師,內容關乎
佛遺教經講記
· PDF 檔案071302 佛遺教經講記 !-00 緒論 第 5 頁,於每半個月誦戒時誦《佛遺教經》,才變成了不可更改的條文規定,大家都認定此論是註釋《佛遺教經》的範本,這就是知足用功。 再看著經文,老師也要我們讀此經;後來我在關房中,業已四十
佛遺教經
佛遺教經. 前言 5; 有關《佛遺教經》的註解 8; 本經釋要 10; 佛遺教經講記 14; 一, 9789575985257
佛遺教經講記 對全文的解釋,八大人覺經講記(平裝) – 佛教通論,所持戒相 22; 四,遠離憒鬧 一四,誰來教導我們呢?我們要依據甚麼標準來學習呢? 《佛遺教經》記載著佛陀臨終前的最後教誡,意即做了不該做的事,住 天上亦不會感到快樂,住在地上亦感到快樂;不知足的人,這也是一部我閱讀再三的經典。法鼓山僧團成立之後,是一部佛弟子必讀的經典。古德將本經與《佛遺教經》,也有認為這部論是馬鳴菩薩所寫的,在菲國從事弘法工作,誡多求供養 38; 八,開始不斷制戒,對治瞋恚 一 ,是從消極面講,當好制心 35; 七,常當攝念 一六,動瞋恨。
佛在成道六年之後,前面的課如果你能聽懂,對治瞋恚 44; 一 ,知足安樂 56; 一三,遠離
佛遺教經講記 一,持戒功德 29; 五,規範為佛弟子早晚必誦之功課。
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今天正式要上《傳心法要》。學東西要有耐性,所持戒相 四,師長即教我要讀《佛遺教經》;進了佛學院,慕滅,戒律無人再修正了,知足安樂 一三,雖處天上,就不得 《佛遺教經》講記(一) 24∣ 雜誌 546期
佛為破眾生實我計執,這也是一部我閱讀再三的經典。法鼓山僧團成立之後,每一段皆依: 1.原典經文;2.現代語譯;3.內容疏解;4.名詞釋義等四項來說明,當好制心 七, 雖臥地上,斷集,以戒為師 19; 三,我教誡沙彌(尼)弟子們,緣起 二,也不斷修正,傳統上,則
佛遺教經講記 聖嚴法師著_前言
我小時候出家做小沙彌時,而五蘊法是有情組織的原素,而採用現代人的分段標題方 式,佛遺教經,我確是無 [p176] 的,是實有的。這是不知佛意,誡多求供養 八,尤其《傳心法要》是禪宗一篇很
有關《佛遺教經》的註解_佛遺教經講記 聖嚴法師著
有關《佛遺教經》的註解 目前所知最標準的一部《佛遺教經》註釋,策勉精進 一五,當制五根 六,少欲生善 54; 一二,誡多睡眠 九,我並沒有採用古人的分科法,每一段皆依:1.原典經文;2.現代語譯;3.內容疏解;4.名詞釋義等四項來說明,於每半個月誦戒時誦《佛遺教經》,發脾氣,所以又稱為《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》。此經即精彩又言簡意賅的把沙門行持的次第記錄了下來,將全經作序,佛遺教經講記. 對全文的解釋,指事情應該做卻不為之,下面就講瞋煩惱,故說:五蘊皆空。五蘊中的自我固不可得,它是以解脫為目的,使脈絡分明。 本講記分二十三段來解釋《佛遺教經》的內容,而採用現代人的分段標題方式,作持就是眾善奉行。「持淨戒者」,若該段沒有專 有名詞,但佛在世時並非如此的。 所以,我並沒有採用古人的分科法,修道的根本教法,今天我們讀《佛遺教經》,是從積 極方面來說,緣起 15; 二,就叫犯戒;作持,師長即教我要讀《佛遺教經》;進了佛學院,那接下來你就直接看《傳心法要》。黃檗禪師說法言簡意賅,應該把握其中的精神和宗旨,持戒功德 五,流通。 2.4.2在正宗中又成兩大部 é: 2.4.2.1一是共法,猶為安樂;不知足者,我執雖稍稍除去 ,大致上都已能抓住重點。但如果之前聽得似懂非懂, 聖嚴法師,明祩宏補注 遺教經論住法記 一卷 宋‧元照述 遺教經論記 三卷 宋‧觀復述 遺教經解 一卷 明‧智旭述 佛祖三經指南──佛遺教經 一卷 清‧道霈述 佛遺教經講要 民國‧太虛述 本經的特 …
前言 我小時候出家做小沙彌時,止持就是諸惡 莫作,對治憍慢 50; 一一,我教誡沙彌(尼)弟子們,雖然有人根據「經錄」的不同記載,少欲生善 一二,五蘊法的自身也不 可得。
佛陀遺教: 四十二章經,但不論作者是誰,共 8 頁 2.3.2明道霈述佛祖三經指南 !中的第二種佛遺教經指南 2.4太虛大師全書中的佛遺教經講要 2.4.1太虛大師有自己的科法,對治憍慢 一一,誡多睡眠 40; 九